当前时间:
您的位置: 首页> 玩遍张家口> 市内美景

玩遍张家口

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
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

深藏于宣化地下,却熠熠夺目的艺术长廊

发布时间: 2017-06-14 11:21:01 点击量: 2859

辽墓

宣化辽墓墓址在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。墓主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。墓室四壁和顶部均绘有壁画,共有壁画约86平方米。壁画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豪华奢侈生活,有出行、伎乐、宴饮等场面。其中《散乐图》描绘由12人组成的乐队和舞蹈者。乐器有排箫、大鼓、腰鼓、琵琶等。最前面当中的一人着长袍,穿高腰靴,正在表演。墓顶绘星象图,它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,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,组成了中外合壁的星图。壁画内容丰富,人物比例正确,姿态生动,线描挺劲,色彩鲜艳,年代准确。张世卿墓壁画是辽代末年汉人墓葬中最精采的。

绘在墓室墙上的彩色壁画是辽墓的精华部分。其特点是壁画数量多,分布集中,内容丰富,保存完好。壁画共计98幅,总面积达360平方米,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。壁画中有天文图、茶道图、散乐图、出行图、启门图、挑灯图、备经图、备宴图、对奕图、婴戏图、花鸟图等,宛如地下艺术长廊。张世卿墓中的散乐图,长2.5米,宽1.8米,表现人物12个。11人组成乐队,1人手舞足蹈。这些人均头戴幞头,身穿圆领长袍,脚蹬高筒靴,服装色彩各异。每个人手中持一种乐器,有琵琶、大鼓、腰鼓、笙、笛、箫、拍板,场面极为壮观。此幅壁画被全国中学生历史教材采用。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员杨泓曾对张世卿墓中的点茶图进行了剖析。郑绍宗以宣化辽墓茶道图为题材,对北方地区茶道的有关问题同陆羽《茶经》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。备经图中绘制的一白色香炉,似为银质,莲花座,长柄弯曲,造型美观,考古专家认为现国内无存,仅美国博物馆存有一件。

被誉为“地下艺术长廊”的辽墓壁画,多侧面反映了辽代时期的社会经济、文化、宗教和民族融合,为研究辽代市井气象、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
村民浇地发现辽墓

辽墓壁画的发现仿佛在不经意间。1971年春天,古城宣化西北4公里处的下八里村村民在浇地时,发现流进田里的水转眼就不见了,仔细一瞧,发现水全流向一个方向,打着旋儿进了地底下。村民停止浇水查看,在平整的田地中陷下一大块,顺着陷坑往下挖,一座古墓坑竟赫然而现。就这样,一座850多年前墓主人名为张世卿的辽代墓葬出现在人们眼前。

在此之后的22年里又陆续发现了10座墓葬。墓群中有7座墓出有墓志,记载了张氏家族的谱系排序情况,其中张匡正墓最早(1093年),最晚为张子行墓,已到了金明昌元年(1190年),历七代,时跨97年。从已发掘的墓葬来看,墓室一般建在地下4至5米处,均坐北朝南,大都为砖室墓,穹窿顶。

壁画内容非常丰富

辽墓出土的文物众多,十分珍贵,但能够集中体现辽墓群特殊价值的还是辽墓壁画,墓中彩绘壁画,总面积达300平方米,出现人物206个。

壁画内容十分丰富,包括彩绘星图、门吏图、出行图、散乐图、备经图、温酒图、备衣图、备茶图、宴乐图、花卉图、弹唱图、三老对弈图、妇女挑灯图、妇人掩门图、垂莲藻井图、契丹儿童舞、儿童跳绳图、判官小鬼图、打马球出行图、射猎图、打击乐器图等,描绘了不少辽代社会生活的内容,是研究辽代社会生活状况的珍贵资料。

各墓室的顶部均绘有彩色星图,包括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:一种是受西方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的影响,融以中国三垣二十八宿为一体,表现为中国化的中西合璧星图。一种是把中国古代十二生肖加在上述星图周围;还有一种是只绘中国太阳、太阴二十八宿的星图。图中二十八宿与唐王希明《丹元子步天图》所记述的一致。对于辽代天文历象、辽司天监如何借鉴西方天文学成果等方面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资料。

各墓壁画中普遍有散乐图,多绘在墓前室的两壁,乐队人数一般有5人,最多达12人。伶人皆着袍服,头戴簪花,足穿黑靴,服色艳丽,有的为女扮男装,每幅图都有舞者1至2人。或舞者兼击腰鼓,乐器有笙、大鼓、拍板、琵琶、横笛等,为中国古代戏曲史、音乐史研究增添了新资料。

11座墓葬中,有8座墓有备茶图,但表现手法各不相同,有选茶、碾茶、煮茶、点茶等场景,展现了一些列备茶的操作程序,反映了当时饮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。

其中1993年发掘的张匡正墓中,墓室东壁有一幅保存完好的“备茶图”,画中下部左边一名身着红色汉袍、右裤腿膝部打补丁的女童侧坐用茶碾碾茶,地上盘子盛一块待碾圆形茶饼;右边另一契丹发饰小童跪坐鼓腮向煮茶风炉吹气;画面左上则是两名穿汉服手捧茶盏的女伺。“备茶图”的发现为中国北方古代茶文化的研究,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。

被誉“地下艺术长廊”

壁画中的人物有汉人装束、也有契丹人装束。内容涉及天文、服饰、音乐、舞蹈、曲艺、绘画、体育、茶道、佛教、建筑、家具、陈设、发式等多种学科领域。多侧面反映了辽代时期的社会经济、文化、宗教和民族融合,为研究辽代市井气象、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
下八里辽墓壁画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,绘画技艺精湛,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是辽代晚期中国北方民间绘画艺术的代表,被誉为“地下艺术长廊”,还被评为“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之一。1996年,下八里墓群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而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、《中国文物之最》都将下八里辽墓壁画收录其中。壁画摹本多次在日本、美国等国家各大博物馆内展出,引起了极大的反响,宣化辽墓壁画走出了国门,走向了世界。